[2020.5.13 疫情過後 長照機構課程巡迴開始-癲癇用藥]
有幸受基金會所邀,來到機構與主管及照顧服務人員分享有關於癲癇用藥及日常照護上的問題。
癲癇是因腦部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產生痙攣或發作的現象。
因為行為表現是不規則,所以需要長時間的觀察及判斷,而這個觀察記錄,其"照顧者"的角色就非常之重要,除了在當下緊急協助外,會後記錄癲癇發作時間點、過程、有可能受刺激的原因等。這些紀錄會直接影響醫生在治療上的藥物選擇。(如果有攝影機紀錄給醫療人員更佳)
常見的局部發作,可以以一次發作1-3分鐘,很少超過5分鐘來判斷。
其次是機構中會遇到的失神性小發作(常發生在小孩子):先是數秒鐘的瞪眼、失神→呆呆的(眼睛有時張得相當大)或眨眼動作→在說話或動作時會停止說話或中止動作(與外界脫節)。這個過程每次發作約10-30秒。
又或是緊急的大發作:突然倒地(有時會大叫一聲)→喪失意識→手腳僵硬→牙關緊閉→口吐白沫→同時發生抽筋動作(持續2-3分) →常伴有大小便失禁。
當你描寫得越清楚,醫療人員的判斷才能更精準。醫生對應病情給予適當的藥物,後續大家合力定期追蹤藥物血中濃度及預防可能的副作用,就能讓學員在更安全的環境下成長。這是一個長期面對且不斷調整的過程,照顧者需要體諒學員的無助及適當給予小鼓勵。
目標設定在:使「癲癇發作」次數減少;使「癲癇發作」嚴重度減輕;甚至使「癲癇發作」至少達兩年持續不再發生。由各位照顧者一起努力,去改善學員的生活體驗。
最後幾點提醒有照顧癲癇的照顧者們:
1.當緊急狀況時,請勿對病人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容易將嘔吐物擠入呼吸道和肺部。
2.若學員將牙關咬緊的嘴巴,請勿強行打開,甚至用湯匙或其他硬物放入口中。易造成二次傷害:如牙齒斷裂
3.何種情況須緊急就醫?
.癲癇發作時伴有嚴重傷害,如頭部外傷、撕裂傷、骨折。
.發作停止後,意識狀態一直未恢復。
.癲癇發作持續5-10分鐘以上或連續多次反覆發作。
以上資訊與大家分享,若覺得不錯歡迎分享及與提出問題一起探討,接下來的每兩周都會有一次課程,會持續與大家分享相關的知識。